成人高考高起(专、本)考点指导和精华考点汇总

来源:金博联教育2025-08-15

以下是根据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述评》撰写的读书感悟,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核心精神与个人思考,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:

一、历史方位与改革新坐标:把握时代脉搏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“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”召开的历史性会议。全会通过的《决定》系统提出“六个坚持”原则,将改革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全局:

-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障,确保改革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”。新时代改革攻坚的突破性成就,根本在于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强化。

- 坚持守正创新是关键方法论,既要“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”,又要“顺应实践发展”破除体制机制弊端。这种辩证思维,为破解深水区矛盾提供了理论武器。

感悟:改革已从“破冰突围”迈向“系统集成”,需以更高站位理解顶层设计的战略定力与历史主动。

二、人民中心论:改革的根基与归宿

全会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列为核心原则,赋予改革深刻的伦理价值:

- 主体性激活:强调“尊重人民首创精神”,从群众诉求中寻找改革切入点,使政策精准回应民生痛点。如基层政务服务中心的优化,正是“人民有所呼、改革有所应”的缩影。

- 共享机制构建:以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”为落脚点,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。广德市妇联工作者提出“搭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平台”,便是对这一理念的基层践行。

感悟:改革不仅是制度调整,更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重新确认。当亿万群众成为改革的“编剧”与“主角”,中国式现代化才具持久生命力。

三、实践路径:从理论到行动的转化

全会精神的生命力在于落地,需多维联动:

1. 教育领域融合

高校成为精神传播前沿。如华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将全会学习与专业教育结合,通过“批判与自我批评”深化认知,激励学生以“创新思维”投身强国实践。

2. 党建引领治理升级

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破解干部“不善为”问题,同时以严标准管党治党,确保改革执行力。

3. 青年使命担当

学生党员被呼吁“以坚定信念承担时代责任”,将个人发展嵌入国家现代化进程。数学学院的就业动员课,正是这一要求的具象化。

感悟:改革的“系统集成”特性要求破除部门壁垒。高校的思想淬炼、基层妇联的服务创新、党建的制度保障,共同织就立体实践网络。

四、个人启示:做改革浪潮的“行动派”

作为新时代参与者,我们需:

- 强化理论内化:深入理解“守正创新”的辩证关系——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“正”,创体制机制之“新”。

- 立足岗位突破:如医护人员“提升政治素养响应妇女需求”,或学生“精进专业能力服务国家战略”,每个人皆是改革微细胞。

- 拥抱群众智慧:牢记“改革依靠人民”,在基层实践中汲取创新灵感,避免闭门造车。

结语

《决定》既是改革宣言,也是行动纲领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以党的领导锚定航向,以人民中心凝聚力量,以守正创新破解难题。作为读者,我们当以“奋楫争先再启航”的姿态,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日常奋斗的燃料,方能在民族复兴的宏图中刻下个人价值的坐标。

本文核心观点引用自:

- 党的全面领导与人民中心论

- 高校实践与青年担当

- 基层工作者践行案例

80e7d39e6e0bc63177a7ff553f45f12.png

相关文章

版权所有©北京金博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2024071453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08号 部分文章内容转载来源网络,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。
版权所有©北京金博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京ICP备2024071453号
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08号